木地板保養其實很簡單,木地板的日常清潔可以用擰干的棉拖把擦拭。
如果遇到血跡、果汁、紅酒等殘漬的情況,可以用抹布蘸上適量的地板清潔劑擦拭;如果是蠟和口香糖,可以用冰塊放在上面一會兒,使之冷凍收縮,然后輕輕刮起,再用濕抹布蘸適量的地板清潔劑擦拭。
不過,需要提醒消費者的是,要注意使用中性清潔溶劑擦拭,不能使用酸、堿性溶劑或汽油等有機溶劑擦洗,而且平時保養得好,每年上蠟保養1次即可,沒必要頻繁地打蠟。
對于一般的老百姓來說,買房子、裝修就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也要花費不少的錢財,所以在選購之前一定要小心,特別是了解一些選購的小技巧,也是在實際中很有幫助的,下面就學習一下選購地板時的一些經驗。
1.選購地板不要重外觀輕內在。
現在買地板動不動就挑顏色,像買衣服動不動就要挑顏色或者式樣。其實,選擇地板的精華不是挑顏色,一定要看是否實用。實際上,地板的一些特性,包括色差、結疤,遇到濕要脹,遇到干要收縮等問題,看上去是缺點,但從科學的角度來講,恰恰是實木地板的優點。道理很簡單,比如實木地板,空氣一濕它就濕,一濕就膨脹,冬天房間干燥,地板完全可把水分釋放出來加濕空氣。
2.地板厚度不代表質量。
強化木地板剛面市時,厚度僅為6毫米。在隨后的幾年里,8毫米地板一直占據市場主導地位。近年來,地板厚度不斷增加,如今12毫米地板變成主流,市場上又出現了13毫米、15毫米厚的地板。這一趨勢讓許多消費者產生了錯覺:地板越厚就越有分量,更堅固、更經久耐用,質量也更好。而實際上和厚度無關,表面一旦磨壞就不能用了。因此地板面層的質量,很大程度上關系到木地板的使用壽命,而非板的厚度。所以消費者在選購強化地板時,要看廠家的用材和工藝水平如何。
業內人士提醒,在價格相同的情況下,寧可購買品牌木地板的8毫米地板,也不要購買雜牌的12毫米地板,“看上去厚,但因為成本、工藝及生產技術的巨大差別,雜牌厚板的使用壽命可能還不如大品牌的薄板長”。
3.選購地板不是地板越硬越好。
一些商家在銷售時會做一個硬度對比試驗,用自家地板與其他牌子的地板進行對敲,以顯示其地板很硬;或者用8毫米地板與12毫米地板進行硬度比較,證實12毫米地板在硬度上優于8毫米地板。對此,專家介紹,強化木地板的基材密度越大,力學性能、抗沖擊性能越高,因而其側面就更抗敲擊,但并不是密度越大越好。在同樣條件下,基材密度高,吸水厚度膨脹率越大,尺寸穩定性就差,遇水遇潮輕易變形。同時,硬度大,韌性就差,腳感不舒適。
4.選購地板不是“浮雕”地板更耐磨。
目前,多數地板品牌都推出了有凹凸紋理的“浮雕”地板,有的商家稱,“浮雕”地板表面做過非常處理,比一般地板耐磨;或說成“凹凸紋理增加耐磨性能”等。但對于市場上熱銷的“大浮雕”、“小浮雕”、“浮雕專家”及“浮雕面”等木地板,專家指出,這些多數是中看不中用的。因為耐磨度是木地板最重要的使用指標,在其表面進行各種雕花,勢必會大大降低地板的耐磨度,減少加工精度,而且輕易藏污納垢,令使用質量大打折扣。購買時,不要單純追求表面效果,忽略商品的使用壽命及維護的麻煩。